X

昔日香港

关于香港的故事

老剧院
老劇院

19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香港电影业迎来了辉煌的时代,让昔日的电影业在香港独领风骚。皇宫迪斯科、利舞台、帝国戏院(前称国家戏院)、太平戏院等主要宏伟壮观的戏院蓬勃发展。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re were approximately 120 cinemas during the golden age. Cinemas were gigantic with 500 - 600 seats in common. It was also easy to find cinemas with more than a thousand seats classified into front stall, middle stall, back stall while superior and premier class were mostly located on the second or third floor. Standard tickets ranged from 50 cents to 2 dollars. Nevertheless, grassroots citizens’ wages were around 200-300 dollars.

舊戲院

在六十至八十年代初,香港的戏院处于最辉煌盛世的时代,可谓是曾叱咤香港一时的电影业。各大型瑰丽堂皇的戏院如碧丽宫、利舞台、璇宫戏院(即皇都戏院)、太平戏院等百花齐放,估计全盛时期香港约有120间戏院。

当年戏院都是巨无霸,动辄都设有500至600个座位,而逾千座位的戏院亦比比皆是,并且划分前座、中座、后座、以及多设在二楼或三楼的超等座、特等座的贵价级别

正场票价由5角至2元不等,而基层市民月薪大约是200元至300元。


  过去每个电影院门厅都有一个体重秤。该机器收费 1 至 2 美分,将您的体重和流行歌星的照片或双语成语印在卡片上。此外,主要电影院通常将低成本座位(前排和中排)的票务与电影院门厅外的高成本座位(后排和高级座位)分开,以避免拥挤的排队。


&nbsp從70年代末開始,香港電影院開始了午夜放映和黎明放映。午夜放映通常在凌晨 12:00 開始,而黎明放映則在凌晨 1:30 開始。雖然兩場演出都在深夜進行,但性質和目的不同。午夜放映不限,多用於開播前“試水”觀眾反響,而黎明放映則作為聖誕節、農曆新年等節日的“專場”。

昔日戏院的大堂内,都设有一个磅体重的磅重机,收费大约1角至2角,体重印在一张硬卡,背面通常会印有明星照片,或一句中英对照的谚语。

除此之外,由于戏院所设的座位分类太多,所以大型戏院都会将廉价座位(前座、中座)和较贵价的座位(后座、超等)的售价处分开,以便戏院大堂不会因太多人买票而拥挤得水泄不通。 廉价票的售票处或设于街外,而较高价的售票处则设在戏院大堂内作人群分流。

从70年代末开始,香港戏院开始增设午夜场和子夜场。午夜场开映时间是午夜十二时,而子夜场则是凌晨一时三十分。午夜场和子夜场虽然都是在深夜放映电影,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午夜场不限时节,多是电影在正式上画前先以午夜场预测观众的反应;子夜场是院商在节日如圣诞、农历新年档期中的「特别场」。

 

昔日看电影是香港人的重要娱乐,遇上大片上影,经常全院满座。

  看电影是过去香港人的一项了不起的娱乐活动。每当上映大片时,每个电影院都座无虚席。


  电影院的售票是人工处理的。观众通过窗户在纸上选择座位,而工作人员则用带有座位号的颜色标记标记座位。

戏院售票处的售票过程全是人手处理,客人隔着玻璃窗在座位纸上选好坐位后,售票员用颜色笔标记坐位以及在戏票上写上坐号,客人便凭票入座。

img5

香港电车

  香港电车在1904年正式投入服务,有近200年的历史更曾获健力士世界纪录认证为「最大服务中的双层电车车队」。

 在二十世纪初,当代交通工具只有马车及人力车,电车的出现舒缓因香港人口不断增加所产生的交通需求。

  首批电车车身于英国制造,以组件形式运抵香港后再在本地工场装嵌。这批第一代电车全部为单层式设计。后来为应付日益增加的乘客量,电车公司决定引入双层车卡。上层无盖,设公园式座椅。上层及三分之一的下层车厢划分为头等,其余则为三等。

  电车的初期运作遭遇不少困难。首先是行人不理解电车只能依轨行走,不能绕过他们;有些人则因为好奇而聚集于车站,待车一停站便爬上车走一圈,对电车乘客造成滋扰。

  此外,苦力们发觉把载着大量货物的两轮手推车推上钢轨,会比在凹凸不平的路上运送容易得多。他们对电车构成严重障碍,以致政府于1911年立例禁止非法擅用电车路,违者罚款二十元或入狱一个月。

  由于二战结束后,电车不但被认为是过时落后的交通工具,更被指阻碍汽车行驶和占用路面,所以世界各地的城市在战后纷纷拆除电车线,将电车大量废弃。

 在这种趋势下,很多电车制造商都因而倒闭、被并购或转型,不再生产电车组件令香港电车公司无法再购买现成组件。然而,香港电车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与香港本地公司合作在设计和制造外国已停产的组件。因此,在60年代及后的组装的新电车不论底盘和车身都是在香港设计和制造。

  超过一个世纪的持续改良,电车的性能及安全性也一直提升令其不被香港淘汰。为港人所熟悉的叮叮声,拥有多年历史的电车更是见证着香港的变迁,绝对是众多港人的回忆之一。

大排档

大排档是指在街头的熟食小档,在50-70年代的香港是市民主要饮食的地方。当时香港经济急速发展,令民生习惯日渐改变,出街吃饭开始变得习以为常。大排档价钱相宜,而且食物选择多样,因此非常受普羅大众欢迎,即使没有冷气和上盖,顾客仍然捧场。然而,较差的卫生环境、占用车辆或行人的行走空间以及社会发展等因素,令政府不断加强大排档的规范。时至今日属于香港文化一部分的大排档也所剩无几。

二战后的香港,政府将固定小贩牌照和经营熟食档的牌照二合为一。这种牌照是注有持牌人及档位资料的一张大纸,申领到牌照的摊贩需要把牌照挂在显眼的地方,因此这类街头熟食档渐渐被称为「大牌档」。

  然而,在70年代及后,政府推行十年建屋计划并以整顿市容为由,停止发出及收回经营大牌档所需的牌照。

 大牌档因而逐渐被收归室内,同时政府进一步收紧政策,例如旧牌照的持牌人及其配偶逝世后,子女也不得承继。此后,从前街头可见的大排档逐渐消失,大部分都开始「茶餐厅」化,真正的大牌档日渐式微。

img12

霓虹灯

  霓虹灯原为西方文化的产物,但香港昔日殖民地的身份使到大众接触到这种外来传入的技术,并将其加入本地的元素。

  早年政府没有刻意规管香港的「上居下铺」,令商户在唐楼上层安装各个形状、大小的霓虹灯,让一个个闪烁的霓虹灯招牌从墙身伸延至马路,成就了香港灯火璀璨的繁华夜景。

  随着时代变迁,社区重建及LED等平价的代替产品出现,香港的霓虹灯也从工厂式的大量出产,逐渐变成几位霓虹灯师傅的手工制作。曾经映衬了香港1960-80年代发展盛况的霓虹灯,不再随处可见。希望访客能在此寻回或体验当年香港的霓虹盛况。

  近一个世纪以来,闪烁的霓虹灯点亮香港夜色,也交织出独特的街角风景。早在1920年代,城中的许多生意人就开始在唐楼上层安装各类霓虹灯,用独具创意、五光十色的灯影招揽顾客。直到二战后,霓虹灯招牌更加在香港发扬光大。当时,诸多工厂和车间竞相制作出设计美观、工艺精湛的玻璃灯管,这才成就了香港灯火璀璨的繁华夜景。

雪糕摩托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流动小贩牌照的雪糕电单车在香港盛行。高峰期冰淇淋摩托高达300辆。大多数小贩将他们的冰淇淋摩托车停在学校和公园的出口附近,因此受到儿童和学生的喜爱。

雪糕电单车

在50-60年代,因为流动小贩牌照的出现,雪糕电单车在香港变得十分兴旺。全盛时期的香港有多达300辆的雪糕电单车,当时的小贩大多会把雪糕电单车停泊在学校和公园门口附近,故深得小朋友和学生欢迎。

雪糕电单车小贩除了贩卖雪糕杯、甜筒等冰冻甜点外,普通零食如薯片、糖果、甚或是传统凉果也不例外。

然而在70年代末,香港政府正式停止发出流动小贩牌照,在2002年更推出「流动小贩自愿交回牌照计划」,令雪糕电单车逐渐式微。


  除了出售雪糕杯、雪糕筒等冷冻甜点外,开着雪糕摩托的小贩还提供薯片、糖果和传统腌制水果等小吃。


  然而,在70年代后期,政府正式停止发出流动小贩牌照,并于2002年推出“流动小贩牌照自愿交回计划”,因此街上很难见到雪糕电单车。

婚姻俱乐部


  由于缺乏安全感,社会不稳定,物质和娱乐不足,武馆成为上世纪60年代旧香港的一道特殊风景。无论是洪、刘、蔡、礼、墨等南派,还是形意、八极、太极等北派,都容易取而代之。师傅吃粥的夜景,一直是香港人的集体记忆。然而,近三分之一的婚姻俱乐部与帮派有关,被政府和社会排斥在外。 20世纪70年代后期,香港的婚姻会所面临下滑趋势。没有什么可以天长地久。自80年代以来,足球和篮球等体育活动优先于武术。

中华武馆

  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治安欠佳,社会动荡,物质及娱乐匮乏,武馆成了旧香港一道特殊风景,不论南派的洪、刘、蔡、李、莫,还是北方的形意、八极、太极,都总能在香港寻到一席之地,「食夜粥」可谓是一整辈人的集体的回忆。然而,当时接近三分一的武馆与黑社会活动有关,令政府以至社会各界的排斥,香港武馆亦在70年代末渐呈走下坡之势。世事无永恒,80年代起,足球、篮球等体育活动成了一般民众的主要选择。

  武馆是香港教头授武营生的普遍场所,兼具医疗和娱乐功能,徒弟一般白天上班,不少师父兼理医务和跌打。武馆一般位于闹市的住宅楼宇,所谓天台武馆更是香港早年一大特色。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香港武馆的全盛时期,传授中国武术的馆社多达418间。

  功夫的兴盛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上世纪70年代,李小龙的功夫片风靡世界,功夫电影的魅力也让港产片火遍两岸三地,以黄飞鸿为题材的电影甚至拍摄了上百部。


  李小龙(1940-1973)离世后,武术在香港的面貌已是大不相同,1976年5月,蔡李佛名师曾昭宇接受访问时指出,武馆的倒闭潮才刚开始。据香港政府统计,1974年香港共有405家武馆,传授其他武术的就只有14家。

到了70年代中期,其他东亚武术包括柔道、空手道、跆拳道和合气道渐为港人所知,传统武术不再是尚武的港人的必然之选。武馆随之没落。

凉茶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轨电车不仅被视为过时的交通工具,还被认为会给其他车辆带来不便和占用道路面积。结果,战后各国都拆除了有轨电车铁路,废弃了有轨电车。

凉茶铺

 在二战后 (5、60年代) 经济未起飞,一般市民虽有稳定工作,但工资不高,生活条件仍然欠佳,难以负担高消费的娱乐产物,例如收音机及电视,因此价格相宜的凉茶铺就成为市民大众的娱乐场所。

  凉茶铺在店内设置收音机及电视机招徕客人,市民只须花费一两角喝碗凉茶,便可以在凉茶铺收听故事或特备的粤曲节目、与街坊、朋友闲话家常,消磨时间,可谓是市民大众的娱乐场所,在凉茶铺最盛行的时候,当时简直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条街随时就有三四间凉茶铺。

  在2006年,凉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而凉茶铺的发展亦与香港历史息息相关。早期香港由于西医未普及、诊金昂贵及传统因素导致中医一直主导华人社会。

  当时香港华人已借着中医基础及民间智慧,研发不同的凉茶配方,供贫苦大众作医疗保健之用;不少更以家族经营方式,一直传承凉茶铺。由于凉茶价格较为低廉,若身体只有小毛病,贫苦大众通常会先饮凉茶缓和病征。

  七十年代以后,香港经济急速起飞,市民的生活水平相应提高,凉茶铺作为平民娱乐场所的优势渐渐消失,市民在家中亦可看电视、听音乐,并有经济能力到冰室、酒楼、快餐店消费,凉茶铺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而且随前任香港总督麦理浩先生推动医疗改革,公营西医服务得到大幅改善,令西医日益普及,市民渐渐接受以西药治病,凉茶则主要作为保健用途,令旧式凉茶铺逐渐式微。时至今日,只有硕果仅存的百年老字号仍在默默耕耘。

理发店

  上世纪50至60年代,不少上海、浙江一带的理发师傅南下移居香港,上海理发店提供「一站式」服务,从洗头、剪发到剃须、采耳等,全部由一位师傅包办,融合香港文化及上海理发,细致周到的服务令上海式理发在香港流行。

  可惜,经历半个多世纪的上海理发店,始终不敌连锁店及新派发型屋的冲击,从以往百家争鸣,到现在已买少见少。


遗憾的是,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上海理发店,也敌不过美发连锁店和新兴发廊。上海理发店自由竞争的旧时光已经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