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昔日香港

關於香港的故事

香港情懷
老劇院

19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香港電影業迎來了輝煌的時代,讓昔日的電影業在香港獨領風騷。皇宮迪斯科、利舞台、帝國戲院(前稱國家戲院)、太平戲院等主要宏偉壯觀的戲院蓬勃發展。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re were approximately 120 cinemas during the golden age. Cinemas were gigantic with 500 - 600 seats in common. It was also easy to find cinemas with more than a thousand seats classified into front stall, middle stall, back stall while superior and premier class were mostly located on the second or third floor. Standard tickets ranged from 50 cents to 2 dollars. Nevertheless, grassroots citizens’ wages were around 200-300 dollars.

舊戲院

在六十至八十年代初,香港的戲院處於最輝煌盛世的時代,可謂是曾叱吒香港一時的電影業。各大型瑰麗堂皇的戲院如碧麗宮、利舞臺、璇宮戲院(即皇都戲院)、太平戲院等百花齊放,估計全盛時期香港約有120間戲院。

當年戲院都是巨無霸,動輒都設有500至600個座位,而逾千座位的戲院亦比比皆是,並且劃分前座、中座、後座、以及多設在二樓或三樓的超等座、特等座的貴價級別。

正場票價由5角至2元不等,而基層市民月薪大約是200元至300元。


  過去每個電影院門廳都有一個體重秤。該機器收費 1 至 2 美分,將您的體重和流行歌星的照片或雙語成語印在卡片上。此外,主要電影院通常將低成本座位(前排和中排)的票務與電影院門廳外的高成本座位(後排和高級座位)分開,以避免擁擠的排隊。


&nbsp從70年代末開始,香港電影院開始了午夜放映和黎明放映。午夜放映通常在凌晨 12:00 開始,而黎明放映則在凌晨 1:30 開始。雖然兩場演出都在深夜進行,但性質和目的不同。午夜放映不限,多用於開播前“試水”觀眾反響,而黎明放映則作為聖誕節、農曆新年等節日的“專場”。

昔日戲院的大堂內,都設有一個磅體重的磅重機,收費大約1角至2角,體重印在一張硬卡,背面通常會印有明星照片,或一句中英對照的諺語。

除此之外,由於戲院所設的座位分類太多,所以大型戲院都會將廉價座位(前座、中座)和較貴價的座位(後座、超等)的售價處分開,以便戲院大堂不會因太多人買票而擁擠得水泄不通。廉價票的售票處或設於街外,而較高價的售票處則設在戲院大堂內作人群分流。

從70年代末開始,香港戲院開始增設午夜場和子夜場。午夜場開映時間是午夜十二時,而子夜場則是凌晨一時三十分。午夜場和子夜場雖然都是在深夜放映電影,但性質卻截然不同,午夜場不限時節,多是電影在正式上畫前先以午夜場預測觀眾的反應;子夜場是院商在節日如聖誕、農曆新年檔期中的「特別場」。

 

昔日看電影是香港人的重要娛樂,遇上大片上影,經常全院滿座。

  看電影是過去香港人的一項了不起的娛樂活動。每當上映大片時,每個電影院都座無虛席。


  電影院的售票是人工處理的。觀眾通過窗戶在紙上選擇座位,而工作人員則用帶有座位號的顏色標記標記座位。

戲院售票處的售票過程全是人手處理,客人隔著玻璃窗在座位紙上選好坐位後,售票員用顏色筆標記坐位以及在戲票上寫上坐號,客人便憑票入座。

img5

香港電車

  香港電車在1904年正式投入服務,有近200年的歷史更曾獲健力士世界紀錄認證為「最大服務中的雙層電車車隊」。

 在二十世紀初,當代交通工具只有馬車及人力車,電車的出現舒緩因香港人口不斷增加所產生的交通需求。

  首批電車車身於英國製造,以組件形式運抵香港後再在本地工場裝嵌。這批第一代電車全部為單層式設計。後來為應付日益增加的乘客量,電車公司決定引入雙層車卡。上層無蓋,設公園式座椅。上層及三分之一的下層車廂劃分為頭等,其餘則為三等。

  電車的初期運作遭遇不少困難。首先是行人不理解電車只能依軌行走,不能繞過他們;有些人則因為好奇而聚集於車站,待車一停站便爬上車走一圈,對電車乘客造成滋擾。

  此外,苦力們發覺把載著大量貨物的兩輪手推車推上鋼軌,會比在凹凸不平的路上運送容易得多。他們對電車構成嚴重障礙,以致政府於1911年立例禁止非法擅用電車路,違者罰款二十元或入獄一個月。

  由於二戰結束後,電車不但被認為是過時落後的交通工具,更被指阻礙汽車行駛和佔用路面,所以世界各地的城市在戰後紛紛拆除電車線,將電車大量廢棄。

 在這種趨勢下,很多電車製造商都因而倒閉、被併購或轉型,不再生產電車組件令香港電車公司無法再購買現成組件。然而,香港電車沒有選擇放棄,而是與香港本地公司合作在設計和製造外國已停產的組件。因此,在60年代及後的組裝的新電車不論底盤和車身都是在香港設計和製造。

  超過一個世紀的持續改良,電車的性能及安全性也一直提升令其不被香港淘汰。為港人所熟悉的叮叮聲,擁有多年歷史的電車更是見證着香港的變遷,絕對是眾多港人的回憶之一。

大排檔

大排檔是指在街頭的熟食小檔,在50-70年代的香港是市民主要飲食的地方。當時香港經濟急速發展,令民生習慣日漸改變,出街吃飯開始變得習以為常。大排檔價錢相宜,而且食物選擇多樣,因此非常受普羅大眾歡迎,即使沒有冷氣和上蓋,顧客仍然捧場。然而,較差的衛生環境、佔用車輛或行人的行走空間以及社會發展等因素,令政府不斷加強大排檔的規範。時至今日屬於香港文化一部分的大排檔也所剩無幾。

二戰後的香港,政府將固定小販牌照和經營熟食檔的牌照二合為一。這種牌照是註有持牌人及檔位資料的一張大紙,申領到牌照的攤販需要把牌照掛在顯眼的地方,因此這類街頭熟食檔漸漸被稱為「大牌檔」。

  然而,在70年代及後,政府推行十年建屋計劃並以整頓市容為由,停止發出及收回經營大牌檔所需的牌照。

 大牌檔因而逐漸被收歸室內,同時政府進一步收緊政策,例如舊牌照的持牌人及其配偶逝世後,子女也不得承繼。此後,從前街頭可見的大排檔逐漸消失,大部分都開始「茶餐廳」化,真正的大牌檔日漸式微。

img12

霓虹燈

  霓虹燈原為西方文化的產物,但香港昔日殖民地的身份使到大眾接觸到這種外來傳入的技術,並將其加入本地的元素。

  早年政府沒有刻意規管香港的「上居下舖」,令商戶在唐樓上層安裝各個形狀、大小的霓虹燈,讓一個個閃爍的霓虹燈招牌從牆身伸延至馬路,成就了香港燈火璀璨的繁華夜景。

  隨著時代變遷,社區重建及LED等平價的代替產品出現,香港的霓虹燈也從工廠式的大量出產,逐漸變成幾位霓虹燈師傅的手工製作。曾經映襯了香港1960-80年代發展盛況的霓虹燈,不再隨處可見。希望訪客能在此尋回或體驗當年香港的霓虹盛況。

  近一個世紀以來,閃爍的霓虹燈點亮香港夜色,也交織出獨特的街角風景。早在1920年代,城中的許多生意人就開始在唐樓上層安裝各類霓虹燈,用獨具創意、五光十色的燈影招攬顧客。直到二戰後,霓虹燈招牌更加在香港發揚光大。當時,諸多工廠和車間競相製作出設計美觀、工藝精湛的玻璃燈管,這才成就了香港燈火璀璨的繁華夜景。

雪糕摩托


  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流動小販牌照的雪糕電單車在香港盛行。高峰期冰淇淋摩托高達300輛。大多數小販將他們的冰淇淋摩托車停在學校和公園的出口附近,因此受到兒童和學生的喜愛。

雪糕電單車

在50-60年代,因為流動小販牌照的出現,雪糕電單車在香港變得十分興旺。全盛時期的香港有多達300輛的雪糕電單車,當時的小販大多會把雪糕電單車停泊在學校和公園門口附近,故深得小朋友和學生歡迎。

雪糕電單車小販除了販賣雪糕杯、甜筒等冰凍甜點外,普通零食如薯片、糖果、甚或是傳統涼果也不例外。

然而在70年代末,香港政府正式停止發出流動小販牌照,在2002年更推出「流動小販自願交回牌照計劃」,令雪糕電單車逐漸式微。


  除了出售雪糕杯、雪糕筒等冷凍甜點外,開著雪糕摩託的小販還提供薯片、糖果和傳統醃製水果等小吃。


  然而,在70年代後期,政府正式停止發出流動小販牌照,並於2002年推出“流動小販牌照自願交回計劃”,因此街上很難見到雪糕電單車。

婚姻俱樂部


  由於缺乏安全感,社會不穩定,物質和娛樂匱乏,武館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成為舊香港的一道特殊風景。無論是洪、劉、蔡、禮、墨等南派,還是形意、八極、太極等北派,都容易取而代之。師傅吃粥的夜景,一直是香港人的集體記憶。然而,近三分之一的婚姻俱樂部與幫派有關,被政府和社會排斥在外。 20世紀70年代後期,香港的婚姻會所面臨下滑趨勢。沒有什麼可以天長地久。自80年代以來,足球和籃球等體育活動優先於武術。

中華武館

  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治安欠佳,社會動蕩,物質及娛樂匱乏,武館成了舊香港一道特殊風景,不論南派的洪、劉、蔡、李、莫,還是北方的形意、八極、太極,都總能在香港尋到一席之地,「食夜粥」可謂是一整輩人的集體的回憶。然而,當時接近三分一的武館與黑社會活動有關,令政府以至社會各界的排斥,香港武館亦在70年代末漸呈走下坡之勢。世事無永恆,80年代起,足球、籃球等體育活動成了一般民眾的主要選擇。

  武館是香港教頭授武營生的普遍場所,兼具醫療和娛樂功能,徒弟一般白天上班,不少師父兼理醫務和跌打。武館一般位於鬧市的住宅樓宇,所謂天台武館更是香港早年一大特色。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是香港武館的全盛時期,傳授中國武術的館社多達418間。

  功夫的興盛伴隨著時代和社會的進步,上世紀70年代,李小龍的功夫片風靡世界,功夫電影的魅力也讓港產片火遍兩岸三地,以黃飛鴻為題材的電影甚至拍攝了上百部。


  李小龍(1940-1973)離世後,武術在香港的面貌已是大不相同,1976年5月,蔡李佛名師曾昭宇接受訪問時指出,武館的倒閉潮才剛開始。據香港政府統計,1974年香港共有405家武館,傳授其他武術的就只有14家。

到了70年代中期,其他東亞武術包括柔道、空手道、跆拳道和合氣道漸為港人所知,傳統武術不再是尚武的港人的必然之選。武館隨之沒落。

涼茶店


 二戰後,經濟不景氣,普通民眾的工資和生活水平並不高。因此,收音機、電視等高價值的娛樂消費並不容易。由於負擔得起,公眾隨後傾向於光顧中式涼茶店。

涼茶鋪

 在二戰後 (5、60年代) 經濟未起飛,一般市民雖有穩定工作,但工資不高,生活條件仍然欠佳,難以負擔高消費的娛樂產物,例如收音機及電視,因此價格相宜的涼茶鋪就成為市民大眾的娛樂場所。

  涼茶鋪在店內設置收音機及電視機招徠客人,市民只須花費一兩角喝碗涼茶,便可以在涼茶舖收聽故事或特備的粵曲節目、與街坊、朋友閒話家常,消磨時間,可謂是市民大眾的娛樂場所,在涼茶舖最盛行的時候,當時簡直是「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一條街隨時就有三四間涼茶舖。

  在2006年,涼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而涼茶鋪的發展亦與香港歷史息息相關。早期香港由於西醫未普及、診金昂貴及傳統因素導致中醫一直主導華人社會

  當時香港華人已藉着中醫基礎及民間智慧,研發不同的涼茶配方,供貧苦大眾作醫療保健之用;不少更以家族經營方式,一直傳承涼茶鋪。由於涼茶價格較為低廉,若身體只有小毛病,貧苦大眾通常會先飲涼茶緩和病徵。

  七十年代以後,香港經濟急速起飛,市民的生活水平相應提高,涼茶鋪作為平民娛樂場所的優勢漸漸消失,市民在家中亦可看電視、聽音樂,並有經濟能力到冰室、酒樓、快餐店消費,涼茶鋪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而且隨前任香港總督麥理浩先生推動醫療改革,公營西醫服務得到大幅改善,令西醫日益普及,市民漸漸接受以西藥治病,涼茶則主要作為保健用途,令舊式涼茶鋪逐漸式微。時至今日,只有碩果僅存的百年老字號仍在默默耕耘。

理髮店

  上世紀50至60年代,不少上海、浙江一帶的理髮師傅南下移居香港,上海理髮店提供「一站式」服務,從洗頭、剪髮到剃鬚、採耳等,全部由一位師傅包辦,融合香港文化及上海理髮,細致周到的服務令上海式理髮在香港流行。

  可惜,經歷半個多世紀的上海理髮店,始終不敵連鎖店及新派髮型屋的衝擊,從以往百家爭鳴,到現在已買少見少。


遺憾的是,擁有半個多世紀歷史的上海理髮店,也敵不過美髮連鎖店和新興髮廊。上海理髮店自由競爭的舊時光已經淡出。